介電常數實驗裝置是材料介電性能測試的核心設備,其精度和穩定性直接影響實驗數據的可靠性。規范的日常維護能有效延長設備使用壽命、減少故障發生率,確保實驗順利開展。以下是具體維護要點:
一、實驗裝置清潔
核心部件清潔:測試電極是關鍵部件,每次使用后需用無水乙醇或專用清潔劑擦拭電極表面,去除樣品殘留、油污或灰塵,避免污染物影響電極導電性和測試精度;清潔后用干燥氮氣吹干或自然晾干,禁止用硬物刮擦電極表面。
儀器外殼與面板清潔:用干凈的軟布蘸取少量中性清潔劑(如肥皂水)擦拭外殼和操作面板,去除灰塵、污漬;避免使用腐蝕性強的溶劑(如丙酮、強酸強堿溶液),防止損壞外殼涂層和面板按鍵。
連接端口清潔:定期檢查信號輸入 / 輸出端口、電源接口等,用干燥棉簽清理端口內的灰塵或氧化物,確保連接接觸良好,避免信號傳輸異常。
二、核心部件維護
電極維護:定期檢查電極是否變形、氧化或損壞,若電極表面出現氧化層,可通過輕微打磨或專用拋光劑處理(需遵循儀器說明書操作);確保電極間距調節機構靈活,必要時涂抹少量專用潤滑油(避免油污污染電極)。
電容傳感器維護:保持傳感器周圍清潔干燥,避免受潮或沾染腐蝕性物質;定期校準傳感器靈敏度,確保電容測量精度符合實驗要求。
電路系統維護:避免電路部分受潮、積塵,定期檢查電路板、接線端子是否松動、老化,發現松動及時緊固,老化部件聯系廠家更換;禁止自行拆解電路模塊,防止損壞電子元件。
三、設備運行狀態檢查
定期開機自檢:每周至少開機自檢 1 次,運行設備自帶的校準程序和功能測試程序,驗證設備各項指標(如測量精度、穩定性)是否正常,若出現異常及時排查。
電源與連接線檢查:檢查電源線是否破損、老化,插頭是否松動;確認信號連接線、數據線無斷裂、接觸不良等情況,必要時更換老化線纜。
環境適應性檢查:設備需在干燥、通風、無強電磁干擾的環境中使用,定期檢查實驗室溫濕度(建議溫度 18-25℃,濕度≤60%),避免溫濕度超標導致設備故障;遠離強磁場、高頻設備,防止干擾測試信號。
四、長期閑置維護
清潔與包裝:長期不使用前,徹底清潔設備各部件,尤其是電極和電路部分,確保無殘留污漬和水分;將電極、連接線等可拆卸部件單獨包裝存放,避免損壞。
存放環境:將設備放置在干燥、通風、無陽光直射的儲物間,避免潮濕、高溫或低溫環境對設備造成損害;可在設備周圍放置干燥劑,防止受潮。
定期通電:每 1-2 個月通電運行 1 次,每次 30 分鐘左右,讓設備內部電子元件正常工作,避免長期閑置導致元件老化、性能下降。
五、維護注意事項
專人負責:指定專業人員負責日常維護工作,維護前需熟悉設備結構和維護規范,避免誤操作損壞設備。
工具與耗材:使用專用清潔工具和耗材(如無水乙醇、軟布、專用潤滑油),禁止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替代用品。
記錄與追溯:建立維護日志,詳細記錄維護日期、維護內容、設備狀態、發現的問題及處理結果,便于后續追溯和故障排查。
專業維修:若設備出現復雜故障(如電路故障、核心部件損壞),不得自行拆解維修,應及時聯系廠家售后或專業維修人員處理。